审批服务进社区 群众办事不出村 新泰市加强村居便民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
发布日期:2022-09-15 09:30 浏览次数:

近年来,新泰市突出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整合集成各类政务服务资源,持续巩固完善市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推动村居便民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转变,实现基层便民服务质效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今年以来,全市村居站点累计服务群众近300万人次。

一、分类明确标准,推行服务标准化。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网络、有设备、有经费、能办事“六有一能”要求,综合考虑便民服务工作实际情况,明确建设、运行、管理新要求,分别形成便民服务站建设“标杆型、标准型、基础型”标准,开展达标创建活动。一是明确基础型便民服务站标准。根据场所实际情况,需设置业务办理区、休息等待区两个基本功能区,配备1名兼职工作人员,实行弹性坐班制,对外提供证明出具、代缴收费、社会保险、优抚救助等服务。二是明确标准型便民服务站标准。场所面积不少于50m2,在基层功能区外,扩展综合服务区、政务公开区,明确专、兼职工作人员各1名,实行坐班制,增加证件代办、农业服务等事项。三是明确标杆型便民服务站标准。面积不少于100m2,窗口设置不少3个,开展会客厅式服务,配置自助服务终端、视频监控设备,业务范围覆盖社会保险、劳动就业等领域,以及市场准入、社会事务等领域,实现“村内事村内办”。目前,已有26个城市社区建成“标杆型”便民服务站,实现社区全覆盖。一半以上村便民服务站达到“标准型”要求。大众日报头版以《因“疫”而变,山东政务服务的创新实践》报道了我市便民服务工作做法。

二、创新服务机制,推行服务便利化。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推出更多便利化措施,方便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创新创业。一是审批事项“就近快办”。将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经营备案、小餐饮登记、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核发、出版物零售单位审批等10项简易高频审批服务事项,交由村居便民服务站帮办代办。目前,全市有1150名服务对象就近申领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真正实现“家门口创业”。二是实行简易证照“社区联办”。在做好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授权办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全通岗”服务作用,“我要开烘焙店”“我要开水果店”“我要开书店”“我要开理发店”等11个服务场景一并可在村居办理,推行营业执照和简易许可“社区联办”,实现证照立等可取,商铺即时营业,打造政务服务“便利店”。三是建立服务驿站“自助能办”。研发集便民查询、证明打印、自助申报、秒批秒办、费用缴纳、跨域通办、远程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泰好办”服务终端,在全市集中部署94台,打造“10分钟自助服务圈”。截至目前,目前证明打印4.7万件,自助缴费1.54万次,累计缴费759.2万元。四是实施便民服务“免证可办”。推进“无证明社区”建设,全面梳理村居实施的便民服务事项,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数据准。除阶段性工作外,梳理民政救助、社保医保、残联服务等领域事项32类。通过爱山东APP“亮证”,自助终端“扫码”,大力推广应用身份证、结婚证、老年优待证等电子证照,实现“无证明也能办事”。

三、夯实基础保障,推行服务精细化。聚焦基层群众办事需求,提升便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办事体验度和获得感。一是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立便民服务工作培训体系,通过专题培训、岗位练兵、观摩交流等方式,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村居便民服务工作人员学习力、创新力、服务力和执行力。2021年至今,累计组织各类培训800余人次。二是精准编制服务指南。按照政策统一、标准一致的要求,对外公布依法履职便民服务事项、帮办代办事项和集成服务“一件事”清单,编制服务指南,确定事项要素。线上线下公开公示,便于干部群众查阅,指导工作人员“零基础”服务、帮助服务对象“无经验”办事。各村居分别公布事项清单55项,累计制作服务事项公开栏864块,编制简易版服务指南1.6万余份。三是全面深化帮办代办。在发挥好村居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作用的基础上,吸纳社会志愿服务者充实基层帮办代办力量,为基层群众提供进政策咨询、事前辅导、网上申报、信息反馈等帮办代办服务。今年4月,新汶街道大洛沟社区便民服务站牵头成立的新泰好人公益志愿者协会被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